很多新妈妈都发现,生完宝宝不久,或者宝宝出生后的几个月甚至是半年的时间里,身体某个关节经常出现疼痛的情况。那么,导致产后关节痛的原因是什么?如何进行治疗及预防? 关节痛的典型部位 1:颈肩部、腰背部疼痛 新妈在分娩后,很多都会出现颈肩部、腰背部疼痛,这些病痛在很多时候都是颈椎及腰椎发生错位引起的。主要症状颈肩部疼痛主要表现为颈肩酸痛,颈部僵硬、活动受限,常伴有头、背、手臂的酸痛,上肢无力、手指发麻,用手握东西时会出现无力感,偶有头痛、头晕、视力模糊、耳鸣等症状。 腰部疼痛主要是腰部持续性钝痛及腿部的放射性疼痛,多伴有下肢麻木等。 建议: 1、哺乳时应采用正确的姿势,并时常变换姿势,以防止颈肩部及腰部过度劳累。对颈椎、腰椎的保暖工作要重视,做到防寒、防潮,局部热敷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。 2、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做一些颈椎和腰椎的运动,比如仰头、低头、左右旋转头部、伸伸懒腰等。在身体虚弱时不要干重活,避免抬重物,避免做事情时闪到腰。 2:手腕关节痛 原因分析 ⚫ 新妈由于体内内分泌发生改变,其手部肌肉及肌腱的力量、弹性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,关节囊及关节附近的韧带张力减弱,导致关节松弛和功能减弱。这也是造成新妈妈出现手足关节痛的内在原因。 主要症状新妈大拇指底部的肿痛造成大拇指或手腕活动不便。 建议: 1、新妈在产后的一段时间里,多休息是非常有必要的。 2、不要过早、过多地用手干重活。 3、不要用冷水使手部受凉、受寒。 4、夏天天气炎热,在空调房的时候可以带上护腕,起到保暖和制动的作用。 3:足跟部疼痛 原因分析 ⚫ 正常的足跟部都有较充实坚韧的脂肪垫,对体重的压力、行走活动时的震动有缓冲作用。但“坐月子”的新妈活动大大减少,足跟部的脂肪垫会变得薄弱。一旦新妈开始大量的活动,足跟部脂肪垫的缓冲作用就大为减弱,导致足跟部脂肪垫损伤,出现充血、水肿等病变,新妈在行走时就会有足跟部的痛感。 建议: 1、新妈在分娩后,一定要注意足部的保暖,须穿袜子,穿能护脚趾、足后跟的鞋子。 2、三个月内不要穿高跟鞋和硬底鞋;穿凉鞋、拖鞋时也最好穿上袜子。 3、不要整天躺在床上休息,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尽快恢复,还可能避免足跟部的关节痛。 爱·唯乳产后康复的保养项目,针对产后妈妈不同身体亚健康,专为妈妈定制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案,专业的手法和私人定制产品为您的身体保驾护航,重回健康舒适的最佳状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