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母乳,最好的益生菌来源 母乳不是无菌的,相反,每一口乳汁里面都有大量的益生菌。 一个母乳宝宝每天要摄入105-107个单位的微生物。宝宝在出生一年后,肠道中逐渐定植约1000种微生物。 可以说宝宝出生后,肠道菌群从无到有,逐渐在宝宝的体内定植,消化吸收功能逐渐完善,而母乳是初生宝宝的肠道微生物构建十分重要的一环。 肠道益生菌不仅能分解大分子食物,还能在肠道内形成强大保护膜、避免有害菌入侵。 《国际儿科学杂志》的一项研究指出:母乳宝宝和配方奶宝宝的肠道菌群是存在差异的,前者肠道微生物的数量是后者的二倍。 尤其是被称为“健康卫士”的双歧杆菌,相对含量在母乳宝宝肠道中达至69.96%,相比之下,配方奶宝宝仅为34.17%。 母乳中不仅有益生菌,还有益生菌非常爱吃的“口粮”低聚糖呢! 很多含有益生元的益生菌都能起到调节肠道的作用,它们其实就是利用“口粮”来诱导益生菌的生长。 相比之下,自带菌群及“口粮”的母乳真的是“一直被模仿,从未被超越”。 所以说,宝宝吃的不仅是奶,还是一个复杂的“肠道生态系统”,这个生态系统的珍贵程度,是外界如何添加都不能达到的。 这也是为什么母乳宝宝更少出现腹泻、便秘、不耐受等肠胃问题。 “奶牛妈妈”不要骄傲,奶水不足的妈妈也不用沮丧。 不管是纯母乳,还是部分母乳,都有利于婴儿肠道拥有更多有益菌的。 所以能母乳喂养的时候,尽量母乳喂养,即便不多,也比没有要强得多。 2 母乳的抵抗力,不只是有抗体 孩子生次病,妈妈半条命。当妈的最怕的一件事,就是孩子生病了。 可是母乳宝宝很令人骄傲的一点是,他们很少生病。“过来人”总是告诉我们,吃奶的孩子抵抗力强。 为什么母乳宝宝如此“给力”呢? 因为母乳中是有抗体的,而且母乳中的抵抗力又不只是抗体。 市面上常见的配方奶,它们的“增强抵抗力”基本上都是靠两种常见的抗体乳清蛋白和乳铁蛋白做到的。 乳清蛋白和乳铁蛋白都是母乳中很重要的活性蛋白,都能起到抑菌和杀菌的作用。 乳铁蛋白可预防和辅助治疗婴幼儿腹泻、新生儿呼吸道疾病、新生儿败血症等,对改善婴幼儿贫血和促进其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作用。 这已经够强大了吧,别惊讶,母乳中有的是“令奶骄傲”的成分。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:配方奶常温保存时间是2小时,而母乳可以常温保存4小时。 为什么母乳可以“坚持”这么久呢?看起来静悄悄的母乳,里面到底在进行着什么? 一张图看一下,母乳比配方奶中多了对抗疾病的干细胞,生长因子,抗体,荷尔蒙,酶等等,共同构成了宝宝的免疫系统。 母乳中的免疫系统不是一种抗体的定量添加,而是“八方支援”。它们的成分也会随着妈妈以及宝宝体内的细菌、病毒感染状况自行调节。 而且这个调节是“全自动”的,妈妈或者宝宝生病后,母乳中的各种免疫因子就像得到了“消息”一样,开始加班加点,对抗细菌、病毒。 “工作人员”的多少,全靠自己调节,不用考虑996,或者是007的工作机制,都是“有活就干,没活就算”,这份工作简直有点爽啊。 母乳的抵抗力,是一个“灵活”的免疫系统。 3 母乳,为宝宝量身定制 母乳不仅成分丰富,含有各种宏量元素、微量元素,以及许多活性成分,还能根据不同个体、不同的分娩孕周、不同的哺乳阶段,母乳的成分和量都会有所变化。 家乡有一句俗语:一个娘奶一个味儿。 我们也会发现,把自己的奶给别的宝宝吃,都会被嫌弃得不行;别的妈妈把奶给我们宝宝吃,同样会遭到嫌弃。 这不仅说明妈妈的奶是为自己宝宝“量身定做”,也说明了母乳是会“变”的。 在一次哺乳过程中,前奶水分含量更高,含有更高浓度的乳糖,来满足婴儿口渴的需要;而后奶脂肪含量更高,来满足婴儿能量的需要。 早产儿妈妈母乳中的脂肪含量比足月母乳高30%,因为早产儿的摄入量有限,如果脂肪含量低,那就可能导致热量摄入不足,于是母乳就“智能”调节了。 同样,胆固醇、甘油三酯、钙、锌、钠等成分,也都会随着宝宝的不同生长发育需求,做出自我调节。 母乳妈妈里面,有一个群体是被“歧视”的,就是瘦瘦的妈妈。 老人们总会说:你自己这么瘦,奶一定也没有什么营养。 其实不然,母乳是会自我调节的,营养不会因为妈妈瘦或者“平胸”而减少。只要妈妈不是严重营养不良,都能提供满足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。 这是自然进化的结果,也是自然界中母爱的彰显。 母乳喂养不仅能给孩子提供营养和健康,喂奶时宝宝与妈妈的肌肤相亲,宝宝安全感的获取,对他们的心理成长也是大有裨益的。 而且母乳喂养不仅有益孩子,对妈妈也是有多重益处的,不仅能降低糖尿病、卵巢癌、子宫癌、高血压等疾病的患病几率,还有助于“减肥”呢! 我们希望的是,更多人能认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,支持母乳喂养。 而支持母乳妈妈最好的方式,便是不议论、不围观,让她静静享受与宝宝短暂但最亲密无间的哺乳时光。 母乳喂养虽然辛苦 但的确好处多多又无比温暖 让我们“喂”爱而坚持 给宝宝最好的爱 |